close

面天山(2017/01/18)

      往來中山高速公路,進入台北盆地三重到內湖段,天氣晴朗時,只要抬頭望向國境之北的天際線,總會看到觀音山、淡水河口與東西向的連亙山峰,向天與面天山為這連峰山脈的最西端,氣象報告說冷鋒即將來到,趁天氣還晴朗前,走了一趟北投清天宮到面天山的登山步道,這一段路是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的西段路線,除了火山群的壯闊地理景觀外,陽明山地區還是平埔族群凱達格蘭人從清代到日據時期有最多歷史開發遺跡的地方,從原住民的狩獵到漢人的開墾,硫磺、溫泉、碳窯、茶葉、藍染都曾經是相當重要的產業,藍染植物的大菁,從北投清天宮村落地名,上菁礐、中菁礐、下菁礐等不難看出此地部落過去的產業發展,我的步道行跡有廟宇,菜園,日據殖民歷史的石碑,參天古木巨松,綠色幽篁夾道,枯水迷濛的火口湖,國境之北的面天山等等...

20160814南港山_003-2.jpg

20170118面天山_005-3.jpg

             2017/01/18星期三,天氣多雲溫度合宜,開車走北投復興路櫻花隧道到達清天宮,約莫上午8.50分左右,行走路線如上圖紅線箭頭參考。路程約5.9公里,行走拍照休息,再回到清天宮約莫下午1點。

20170118面天山_001.JPG

     清天宮門口圓環的老榕樹,樹齡200餘年的大樹公,台北市政府登記有案管理的大樹,看著圍繞老樹的圓環水泥台階,它訴說著多少時光流轉的回憶,那曾經在此嬉遊長大的老漢們!

20170118面天山_002.JPG

清天宮也因面天山的登山步道路線的起點,而聲名大噪,登山口從清天宮右側上坡路約50公尺。

20170118面天山_003.JPG

此地路口有北投捷運站的小6公車作為終點站迴轉,每半小時一班也也頗為方便,如不走回頭路,就可搭小6公車。右行至登山步道口。

20170118面天山_004.JPG

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登山步道,指引標誌與休憩涼亭也總是有五星級的水準。

20170118面天山_004-1.JPG

登山口旁邊,佛法僧,南無阿彌陀佛,淨華精舍,對比之台灣大部分的道宮外觀的艷俗,佛家的道場較為清淨樸素。

20170118面天山_005-1.JPG

大屯山系清天宮登山口,此地海拔452公尺,今天目標面天山海拔977公尺,意謂有525公尺的攀爬高度。

20170118面天山_006.JPG

            向天山步道1.7公里,指的是到面天坪涼亭1.7公里,實際上今天走行路線在1.2公里處,有岔路可先左行至向天池到目標面天山單程計約3.4公里,左側紅圈處圍標示海拔高度,另也可走到二子坪到大屯自然中心與巴拉卡公路,搭公車走陽金公路下山,不走回頭路可選擇的行程。

20170118面天山_005-2.JPG

國家公園的解說牌,每回登山健行時遇到說明牌時,都會駐足仔細讀完,以增加地理人文的知識,豐富登山的心靈滿足。

20170118面天山_007-1.JPG

20170118面天山_008.JPG

一開始,石階陡坡直上,當地農家荷鋤開墾依地形耕作的菜園,豐收的冬季蔬菜作物。照片兩張

20170118面天山_009.JPG

步道石階,皆為火山爆發後形成質地堅硬的安山岩又稱觀音石鋪設而成,此處為轉彎的高台處有展望,路旁設有休息座椅與當地農家販賣水果蔬菜的小攤。

20170118面天山_009-1.JPG

多雲的天氣並不晴朗,遠處基隆河與淡水河的交滙處,形成的社子島狹長的河口沖積地形。

20170118面天山_010.JPG

沿石階而上,兩旁常有粗壯斑剝老態的相思大木,當地過去炭窯產業的原物料。

20170118面天山_011.JPG

前面這一段步徑大部分為竹林夾道,即使夏日走來也不至於曬昏頭。

20170118面天山_012.JPG

路旁長年深鎖,不對外開放的三聖宮,由門牌與紅色鐵門上方牌匾的斑駁老舊,應該也是時代久遠的宮廟。

20170118面天山_013.JPG

三聖宮對面圍籬內的堆疊傾頹的石牆,想過去應有先民活動的遺跡。

20170118面天山_015.JPG

國家級的步道,林木蓊鬱幽靜清翠,唯沿途的電線破壞了畫面。

20170118面天山_016.JPG

步道右側石柱鐵門,也不曉得曾經是否落寞的大戶人家?

20170118面天山_017.JPG

走了一公里了!

20170118面天山_019.JPG

路旁陽明山開發歷史的解說牌。相思木、硫磺、溫泉依舊在,炭窯,藍染的原料菁礐卻已不復見?

20170118面天山_020.JPG

步道1.2公里處左岔路口,取左先行至尚餘1.3公里路程的向天池,再上向天山後,至目標面天山,而直行路段可往面天坪,亦可到面天山登山口。

20170118面天山_022-1.jpg

       不久來到日據時期殖民帝國皇子行啟紀念碑,當時有部分台灣同胞為歡迎皇子所設立,然皇子未曾到過此地,只是當時台灣總督府為了歌功頌德,皇子結束訪台後,組織「皇太子殿下台灣行啟紀念事業調查委員會」, 評選出幾處裕仁走過的地方,立碑紀念,而各地民間亦紛紛仿效,一時之間,台灣各地陸續出現各種太子行啟御跡的紀念碑。 台灣光復後,徒留已被破壞的碑文立石遺跡。詳如下圖說明。

20170118面天山_023.JPG

國家公園管理處立於石碑前的解說牌。

20170118面天山_024.JPG

正面碑文已被破壞殆盡,無從看出是何文字。

20170118面天山_025.JPG

反面亦然,1895年甲午戰後台灣割讓日本,歷史的傷痛不能遺忘,這應該是已不具碑文內容,而又留下這塊石頭見證的意義。

20170118面天山_030.JPG

石碑前的一棵枯松,似乎也為這段歷史悲哀哭泣。

20170118面天山_033.JPG

續行岔路,取左向天池還有1公里,右行至面天坪涼亭。

20170118面天山_034.JPG

由此開始皆為緩坡步道,向陽山林陽光灑落林間。行走於間暢然自得。

20170118面天山_035-1.jpg

不時見到蒼松巨木。

20170118面天山_038.JPG

背風面盡是雜木闊葉樹林。

20170118面天山_039.JPG

20170118面天山_041.JPG

20170118面天山_042.JPG

沿步道邊的蒼松,照片三張,也應該都是日據時期造林栽植的。

20170118面天山_043.JPG

偶而遇見對向已下山的山友。

20170118面天山_044-1.jpg

20170118面天山_046.JPG

綠色幽篁夾道,頗富思古幽情之境。

20170118面天山_047.JPG

又是一顆蒼松古木。

20170118面天山_049.JPG

清幽小徑旁,枝枒張揚舞爪的紅楠木。

20170118面天山_051.JPG

又見巨松。

20170118面天山_052.JPG

向天池到了!來到此處雲霧飄渺如入仙境。

20170118面天山_054.JPG

下方火山爆發後留下枯水的火口池。

20170118面天山_055.JPG

解說牌說明得非常清楚,來過多次卻一直無緣見到湖水瀅瀅的景況。

20170118面天山_057-1.jpg

地形因素,這樣的雲山霧罩景像,就有了神幻的傳說,於是就有宗教團體作法祭拜不時為之。

20161206向天池_003-1.jpg

前次與老友在向天池中央的自拍照。

20170118面天山_062.JPG

續走右側向天池環池步道,往向天山方向前進。

20170118面天山_069.JPG

環池步道,海拔819公尺,林相優美,雲霧氳靄的時候,真的詩情畫意。

20170118面天山_071.JPG

環池步道岔口,取左至向天山400公尺。

20170118面天山_072.JPG

陡上石階。

20170118面天山_073.JPG

接近向天山頂。

20170118面天山_074.JPG

山頂最後一個轉彎處,蒼松與闊葉樹雜陳。

20170118面天山_075-1.jpg

向天山為一小台地,海拔949公尺,朔風野大,雲霧繚繞無展望,大片芒草灌木叢,隨風搖曳,作者留影一張。

20170118面天山_079.JPG

續行至面天山,由向天山頂下鞍部,在陡階直上面天山約400公尺。

20170118面天山_082.JPG

還有200公尺到今天的目標面天山。

20170118面天山_084.JPG

回眸一瞥,來時路。

20170118面天山_085.JPG

最後的彎道。

20170118面天山_086.JPG

彎道上來就是面天山,即可見到兩片相對而立,碩大的微波反射板,兩名山友正要下山。

20170118面天山_087.JPG

約莫11.05抵達,面天山海拔977公尺,比向天山略高28公尺。

20170118面天山_090.JPG

請其他山友留影一張。

20170118面天山_091.JPG

20170118面天山_092.JPG

面天山木樁標示海拔為977公尺,向天山木裝標示為949公尺,與解說牌之海拔高度979公尺與947公尺略有不同。

20170118面天山_096.JPG

面天山上的觀景台,一群在王品工作的年輕朋友,群聚休息聊天,唯雲霧靄靄,四周茫茫無展望,只有周邊的包籜矢竹(箭竹)可見。

20170118面天山_098.JPG

休息喝水與吃點心後下山,不走原路(右側),取左至面天山登山口下山。

20170118面天山_100.JPG

下山的路旁箭竹林。

20170118面天山_101.JPG

下山之字形步道,雲霧散開的時候,右前方的向天山頭依稀可見。

20170118面天山_103.JPG

紅楠新葉初開,呈現一束束的紅色枝葉,暖冬氣候異常,樹木以為春來了!台灣海拔1000公尺下,經常可見的闊葉林,又稱豬腳楠。

 

20170118面天山_107.JPG

行行復行行,下行的步道。

20170118面天山_108.JPG

來到登山口岔路,左行到二子坪,取右走回清天宮約1.9公里。

20170118面天山_110.JPG

回望面天山步道,從二子坪來的山友正上山而行。

20170118面天山_112.JPG

平坦的康莊大道,邁向面天坪。

20170118面天山_113.JPG

步道旁的水池,不知是否為野生動物汲水所需。

20170118面天山_114.JPG

前方遇對向的山友。

20170118面天山_115.JPG

面天坪的休憩涼亭,海拔約783公尺。

20170118面天山_119.JPG

面天坪歷史由來的解說牌,請自行研讀。

20170118面天山_118.JPG

岔路口可上大屯西峰、南峰、與主峰,不取。

20170118面天山_121.JPG

續直行至清天宮約1.7公里。

20170118面天山_123.JPG

回程的步道上,經過往向天池的岔路,續直行回清天宮。

20170118面天山_127.JPG

距清天宮1.2公里處,經過來時往向天池的岔路口指標,再往清天宮方向走就重複來時路了!

20170118面天山_129.JPG

繼續下行,走在堅硬的觀音石階道上,雖為下坡,然右腳的毛病,足底筋膜炎隱隱作痛。

20170118面天山_133.JPG

而對於竹林的喜愛,止不住的心情,再按下一張。

20170118面天山_134.JPG

步道兩旁的果園,桶柑盛產,果實纍纍。

20170118面天山_137.JPG

接近清天宮的步道位置有了展望,遠處的淡水河與近處的中菁礐村落。

20170118面天山_140.JPG

清天宮前的老榕樹,舉目可望。

20170118面天山_154-1.jpg

回到清天宮,下午1點,結束今天面天山的登山行程,打包整理後開車下山回家。

獻給喜愛登郊山的市民朋友們或登山社團體,歡迎連結轉貼,登此路線前先睹為快。

 

 

 

arrow
arrow

    wat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